首页 > 商业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袁亚非:信贷“缩表”不应缩实体经济的表

商业 北京商报网 2018-03-05 10:33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袁亚非表示,近年来中央把防范金融风险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从宏观调控的视角看,这些都是非常正确、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但从企业微观感受看,希望这种调控能照顾到中小企业的现实需求,更加讲究科学性,更加拿捏好分寸。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有关机构发布的《2017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白皮书》显示,2016年,98%的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融资难,融资贵”;而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发布的《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2016年有融资需求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中,38.8%的企业反映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袁亚非认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针对存在的问题,袁亚非建议优化金融管控,创新金融服务,具体为:一是国家金融管控掌握好节奏和力度,明确导向,堵疏结合,为转型创新的企业留发展空间。二是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结合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三是大力发展独立普惠金融机构,专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在袁亚非看来,对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该给予支持。对“缩表”要有一个科学的分析。过去信贷“大水漫灌”,很多企业从银行借了很多钱,现在一下子收紧,对企业伤害很大,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而且“去杠杆”也不宜“胡子眉毛一把抓”,简单搞“一刀切”,应该重点更明确,指向更清晰,应该更多缩房地产的表、缩虚拟经济的表,而不应该缩转型发展的表、缩实体经济的表。

虽然银监会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三个不低于”、对授信人员“尽职免责制度”、对中小企业业务设立专门考核指标等明确举措,但商业银行和客户经理依然会以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更多选择给大型企业贷款。袁亚非建议银监会等部门加快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配套措施和细则,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设立的普惠金融机构与母体之间的关系,确保普惠金融机构独立运营、独立核算、独立考核,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积极性,服务好中小企业,使企业能融到资、融好资、快融资。同时,大力发展数字金融,以数字金融为根本,把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结合起来,使数字金融成为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转换器,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责任编辑: 吉熟

责任编辑: 吉熟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