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融资环境整体收紧 上市公司“接棒”成债券违约主角

商业 北京商报网 2018-05-19 13:50

北京商报讯(记者 程维妙)在融资环境整体收紧情况下,原本在融资渠道方面占优的上市公司也难逃债券违约命运,成为此轮债务危机的主角。截至5月17日,年内已有20只信用债发生违约,神雾环保、中安消、凯迪生态、富贵鸟等多家上市公司接连拉响信用警报。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金融监管环境和资金面持续偏紧状况还会加剧公司再融资的难度。

数据显示,今年债券违约金额已超过160亿元,多于2015年总和,且较2016年和2017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随着近月债券到期高峰过后会有所回落,但8月起将再度上升且持续较高,公司兑付仍将面临考验。

本轮信用事件的发生主体集中“变迁”至上市公司也引发市场关注。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其实早期的时候,上市公司的债券也曾经出现过违约,包括超日、湘鄂情和珠海中富,后来都兑付了。

但两个时期引起债券违约潮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对于近期的违约案例,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与当前的金融监管环境和资金面持续偏紧状况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发生违约的也多为民营企业。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分析称,金融强监管加剧了民营企业再融资的难度。一方面,在当前资金面持续偏紧情况下,债券融资一级市场发行整体呈现短期化、高等级化特征,大量推迟或取消发行的公司债,主要集中在发债主体评级AA+、AA、A等评级较低的公司债,其中又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另一方面,4月落地的资管新规使得大量表外非标资产重回表内,此前大量依赖非标表外融资渠道的发债主体,获得表内贷款融资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面临较大的资金接续压力。

“另外,2018年1月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修订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明确划出了60%的股票质押率红线,对股票质押比例过高的发债主体进行限制,这也压缩了企业发债的额度。”黄志龙说道,加上去产能使得国有企业利润增速远超民营企业,资金成本回升期,民营企业财务费用上升幅度更大等因素,使民企违约潮持续。

信用警报不断,反过来又令市场情绪更为谨慎,总发行和净融资已连续两周大幅下降。据国泰君安固收团队的统计,上周信用债总发行320.2亿元,到期700.8亿元,净融资-380.6亿元,环比下降224.7亿元,连续两周为负。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企业而言,监管政策全面封堵各类表外和非标通道,非标转标过程中,非标债务滚续难度上升,企业需要依靠表内或者自身经营现金流对接到期债务。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内仍需重点关注表外融资杠杆高、表内信贷融资明显受阻、信用资质偏弱的市场主体的债务违约风险。

责任编辑: 3858NCY

责任编辑: 3858NCY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