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北京“夜经济”政策首落海淀

商业 北京商报网 2019-05-15 10:40

北京夜经济现首个落地的区域政策,继“深夜食堂”之后,深夜健身馆、剧院等将进一步丰富北京人的夜间生活。5月13日,北京海淀区率先出台《海淀区消费能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在夜间经济领域提出将出台夜间经济补贴资金管理办法,鼓励相关零售企业主动延长夜间营业时间,研究开通一批夜间交通微循环线路,并率先推动文化沙龙、电影院、剧院等夜间文化艺术消费等,同时具体提及了西客站食宝街、北太平庄电影展览展示区等6个即将打造成夜间消费热点区域的街区。专家认为,海淀区提出的部分夜间促消费政策对北京其他区域也具有参考意义,后续将会有更多区域继续落地北京的夜经济政策。

北京“夜经济”政策首落海淀

六大夜间热点区域

“行动计划”指出,海淀区将出台夜间经济补贴资金管理办法,鼓励核心商圈、交通枢纽、加油站、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等重点地区周边的商场、超市企业主动延长夜间营业时间,支持24小时便利店、“深夜食堂”建设,营造暖意十足的城市氛围。

与此同时,基于强科教、文化属性的区位优势,海淀区还首次提出要挖掘夜间文化消费空间。“行动计划”显示,海淀区将率先推动区属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公园等文体旅游设施延长夜间开放时间,举办各类夜间活动,带动一批文化沙龙、电影院、美术馆、剧院、24小时阅读空间发展,激活夜间文化艺术消费。

海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很多商业企业晚上10点钟关门,到了晚9点,服务人员就开始催促客人买单,要下班了,影响消费体验。为了更好满足夜间消费需求,海淀区下一步将选择打造一批夜间消费热点区域,比如食宝街(西客站店)、上地商街、西三旗公元99阳光餐饮街、万寿寺文化步行街、北太平庄电影展览展示区、龙徽葡萄酒文化创意园等一批自然环境特色型、历史文化特色型、购物消费综合型特色街区。同时还会推动海淀夜间经营商店安全认证和夜间健康文化品牌自愿认证,提高夜间消费安全性。

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海淀区提出的延长营业时间、举办夜间文化沙龙等夜间促消费政策很有针对性,对北京其他区域也有参考意义。一般来说,居民的夜间消费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方面是应急便利型消费,比如加班晚了需要临时到便利店、超市等购买一些吃喝用品。另一方面是一些错峰的生活服务措施,比如对于媒体、金融等从业者来说,由于工作时间一般并不是传统的朝九晚五制,他们工作以外的休闲娱乐活动也会与其他消费人群错开进行,只有在夜间才有时间去健身、逛书店等。另外,每个区域还需要有聚集各种商业业态的中心区、商圈等场所,更集中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夜间多样需求。

北京“夜经济”政策首落海淀

企业创新跟进

事实上,高校林立、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海淀区一向是夜间消费的热点区域。赖阳表示,海淀区的产业比较综合,无论是商业商圈、生活商圈,还是高校、科技园等,都可以挖掘成为夜间消费的突破点。具体来看,科技、教育、金融、文化等一直是拉动海淀区消费的主体力量,而这一部分领域的人群对夜间消费的需求则相对更旺盛。比如金融、IT从业者经常需要夜间加班等,这就带动了很多错峰消费空间。

根据24小时便利店企业便利蜂数据显示,海淀区的西二旗、中关村等互联网企业聚集的区域,便利店晚间盒饭销售量相对午间的降幅远小于市区其他区域门店。具体来看,有“北京硅谷”之称的中关村有爱奇艺、搜狗以及大量创业公司入驻,夜间消费需求旺盛,便利蜂在中关村区域的销售高峰在这里可以延续到夜间,即使过了晚上9点,也仍然有相当于白天高峰期20%的客流。而聚集了百度、华为、滴滴、腾讯、网易等大公司的西二旗,由于员工加班多、加班时间长,便利蜂的夜间销售量在这里创下最高点,有25%的客流会持续到晚上12点。

针对部分区域表现出来的强大夜间消费需求,不少企业也早已创新跟进。去年11月,超市发在四道口店推出“超·书房”,这家书店不仅24小时不打烊,还与24小时便利店搭载到一起,在方便读者夜间读书的同时,也能满足简单的吃喝用需求。

超市发四道口店周围有不少大学,超市发董事长李燕川认为,超·书房每天晚上都有三四十人看书、购物至凌晨。便利蜂则全面上线了自助结账设备,消费者夜间可在无收银员的情况下自行完成购物结算过程,实现降本增效。

光耀东方集团副总裁兼商管总经理潘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食宝街目前已经有延长营业时间的打算,而且在积极筹备,比如延长营业时间后,商户需要增加人力、物力,还需要培训营业员和营销人员,整体的管理时间和经营流程也需要重新梳理规范,这些都需要具体去落地准备,未来各项工作准备好后,食宝街将会增加组织一些更有意义的活动来活跃食宝街的夜间消费氛围。

通勤压力有望缓解

一直以来,夜间商业配套的交通设施不够完善是制约夜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孙尧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夜经济的打造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涵盖商业,还要与地铁、公交等交通设施及其他众多领域进行配合,比如设置明显的标识进行引导,全面整合资源才能推动夜经济的发展。24小时便利店的遍地开花、商家延长时间仅仅是夜经济的一部分,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提速完善才能让夜经济快速发展。

而此次海淀区在促进夜间消费方面,也针对配套交通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行动计划”指出,将适当调整公交线路,研究开通一批夜间交通微循环线路,满足重点商圈和居民区的夜间出行需求。

赖阳指出,夜间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瓶颈还是在交通方面,很多消费者会发现夜间消费完之后地铁已经停运,并且不容易打到出租车,而夜间商业的从业者在夜间下班回家时的交通也同样不便利,这些都会制约夜经济的繁荣。一个城市整体的交通体系可能难以有较大改动,不过海淀区可以根据夜间消费热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增加循环巴士等,方便消费者和夜间工作者。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晓然 徐天悦 王莹莹/文 李烝/制图

【以上内容转自“北京商报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北京商报网站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