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企业领导、董事长、CEO们接触到全渠道的信息都不少,比如参加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类互联网+的论坛、新零售的活动等。但是您是否也有同感:
听到理念的时候热血沸腾,雄心壮志准备大干一场;可是一旦回到办公室,又被一堆堆的问题所困扰,让你觉得无从下手。
比如:现有的组织架构和团队如何变动?正在运营的4P“计划经济”一刻也不能耽搁,现有的信息系统已经偏老化。
企业数字化转型前最困扰的六件事:
笔者从事全渠道数字化转型业务多年,总结出了企业老总在转型之前最常思考也最无从下手的六件事:
1.我所属的行业,我的企业,在当今中国数字化生态下,我的消费者会获得什么样的全渠道数字零售体验?
2.若无对标企业,在新零售的方向明确以后,如何在我的企业里开始推行全渠道零售?
3.近期启动了一些点状数字化项目(比如上线了官网/App/微信小程序),但是总感觉发不出力,之后的规划也不清晰。同时,对不同点之间的关系、边界、以及先后建设的顺序,也没有明确的方向,迫切需要一个完整的规划。
4.现有的组织是基于4P商业模式搭建的,应该如何适应全渠道的改变?是否需要设置新的组织部门;KPI分别如何制定;是否有成熟的流程来支撑变化?
5.由谁来牵头负责实施项目?团队如何搭建?
6.选取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在业务和技术上支撑本变革项目?
以上六点,务必全面考虑,缺一都有可能影响企业最终的转型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启动全渠道转型的正确姿势。企业启动全渠道转型的正确姿势
2012-2015年,在全渠道业务盛行最初的这2到3年里,笔者看到并亲身经历过最让人心痛的是:在中国,全渠道的业务由大型软件公司所推动,启动的全渠道业务就是上线一套系统,结合官方商城,跨渠道订单系统等,然后提供一个虽未的中台架构图就代表全渠道落地了。这一点相信很多同行也深有感触。系统好坏暂且不做评价,最重要的是很多企业都不明白我启动全渠道业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在此,我必须要再强调一下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新的场景,提升体验:通过新的场景,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更加融洽和融合,让消费者更加方便容易地了解你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在消费者有需求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多个渠道获得目标信息并得到反馈,进而认可你的品牌,而且愿意倡导其他的消费者去接触、了解你的产品和服务。当然,每个行业、不同品类的场景设计是不同的,需要针对每一个品牌的调性特性定制设计。
渠道升级,提升效率:通过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提升现有渠道的互动效率、职能与从属关系,从单一销售到综合性的销、配送、服务为一体的全渠道融合。
创造效益,可被衡量:这一点是终极目标,也就是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因为数字化的业务提升了业绩,挽回了原先因为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丢失掉的生意。而且这一块业务都可以用互联网技术被链接,产生的销售都被数字化记录,因此能够很好的去计算增量。
如上三点很好的应对了“用户体验”、“零售效率”、“业绩提升”,可以作为是否进入新零售的对照。在这个目标的分解下,笔者认为集中思考以下三件事很重要:
第一:规划/设计/路线图
第二:人/组织/合作伙伴
第三:技术/数据/数字化运营总结
由上可见,全渠道数字化转型应处于战略定位上的高度,至于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你的品牌定位是高端还是低端;目标的消费者人群在哪里;市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这些内容不在全渠道解决的范围内,属于战略咨询的范畴,请找麦肯锡、波士顿来帮你想办法。
全渠道被定格在企业战略定位明确之后的核心能力,如下图红色框里所覆盖的范围。
接下来,我们将扮演一个决心启动全渠道数字化转型的CEO,按照他的思维,看看如何解决以上的3个问题。百年大计,以人为本,先从“组织说起”,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敏感,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TOM2022-06-07 10:3306-07 10:33
盖世汽车网2022-06-07 10:3106-07 10:31
TOM2022-06-07 10:2506-07 10:25
TOM2022-06-07 10:2506-07 10:25
TOM2022-06-07 10:2406-07 10:24
TOM2022-06-07 10:2406-07 10:24
TOM2022-06-07 10:2406-07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