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断地发现、分析化石,考古学家逐渐拼凑出史前地球的完整生态圈。日前,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在山西阳泉地区发现的2.9亿年前的瓣齿鲨化石的研究表明,瓣齿鲨已经具了有跨大洋的迁徙能力,并且它可能是游泳能力很强的顶级掠食者,而非原来认为的底栖食壳类。
在经过详细比对后,研究人员确定本次发现的7件牙齿化石属于瓣齿鲨科瓣齿鲨属中的俄亥俄瓣齿鲨。根据牙齿的尺寸推测,瓣齿鲨体长可达3-5米。
瓣齿鲨是一个世界性属种,此前曾与英格兰、爱尔兰、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和北美等北半球各大地区发现瓣齿鲨的化石。但在南半球尚未发现它的踪迹。
该发现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瓣齿鲨属牙齿化石,大大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并为瓣齿鲨跨古特提斯洋迁徙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这一发现表明,瓣齿鲨具有跨大洋迁徙能力,极有可能是一类游泳能力很强的捕食者。其在史前海洋中的生态位,也就是在食物链当中的位置,很可能类似于现代大白鲨,属于古生代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
此次的重大发现对于研究我国华北地区二叠纪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对于分析指示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盖世汽车网2023-03-16 09:1403-16 09:14
盖世汽车网2023-03-16 09:0803-16 09:08
盖世汽车网2023-03-16 09:0803-16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