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华为2022年年报:暴风雨中奔跑,遥望春日晖晖

商业 C114中国通信网    2023-04-02 13:59

C114讯 4月1日专稿(蒋均牧)“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从一系列调整和“补洞”的完成和同比略有增长的销售收入来看,华为已经撑过了至暗时刻、暂时稳住了阵脚。然而,外部的高压依然存在,大环境亦寒气渐重,华为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还将继续下去。

回顾2022年,这家中国ICT乃至科技界的代表企业是如何在艰难下继续前行的?对于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它又有着怎样的策略安排?从刚刚举行的华为2022年年报发布会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同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和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也在会上对供应链、造车、接班等外界关注的话题作出了回应。

华为2022年年报:暴风雨中奔跑,遥望春日晖晖

 

财务稳健,具备足够投入和抗风险能力

根据华为最新发布的年报,2022年全年,该公司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423亿元,同比增长0.9%;净利润为35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8.7%,净利润率处于5.5%的相对低位。

“回顾2022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继续影响着公司经营。身处暴风雨中,我们在继续奔跑,努力保障业务连续,确保对客户的支持与服务;我们也努力多打粮食,使自己既能生存下来,也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徐直军直言。

“2022年,是华为从应对美国不断制裁的战时状态,逐步转为制裁常态化正常运营的一年。在这里首先我们要感谢客户、消费者、供应商、伙伴还有我们的生态伙伴的支持,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孟晚舟说。

“2022年,经营依然面临较大压力,总体而言,经营业绩符合预期。2022年末,华为的资产负债率为58.9%,净现金余额1763亿人民币,近万亿的总资产规模中,现金、短期投资、运营资产等高流动性资产构成了资产的主体部分,财务状况持续稳健,具有较强的韧性与弹性。”她介绍公司财务状况称,面向未来,华为有压力但更有信心。

在回应盈利下滑时孟晚舟指出,原因主要是整体经营利润的下滑以及研发投入的加大,但强调公司财务稳健。

“怎么去看待财务稳健,要从两个方面来诠释。首先,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依然和我们在一起,在这条长征路上继续前行,相信华为、选择华为。其次,到去年年末,我们手上的净现金为1763亿元,按我们现在的商业计划足够支撑公司未来几年的投入。总而言之,我们依然存在,还将继续存在,这就是财务稳健的最好诠释。”她说。

 

首次从产业视角披露业务情况,华为云增长快速

此次发布会上,华为首次从产业视角出发,披露了旗下几大业务的经营情况。年报显示,因内部组织结构变更,2022年1月1日起,该公司将以往的三个经营分部变更为五个,即ICT基础设施业务、终端业务、云计算业务、数字能源业务以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

按新的划分方式来看,华为在ICT基础设施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3540亿人民币,通过持续构建绿色、极简、智能的ICT基础设施平台,助力了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终端业务收入为2145亿人民币,1+8科技引领,鸿蒙生态蓬勃发展。

云计算业务在2022年实现了较高的增长,收入规模达453亿人民币,目前华为云布局了全球29个地理区域,逐渐成为金融、制造等行业客户上云的首选;数字能源业务收入为508亿人民币,截至2022年底,源助力客户累计生产绿电6951亿度,节约用电195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亿吨,相当于种植4.7亿棵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21亿人民币,聚焦成为增量部件的供应商,保持战略投入,竞争力和用户体验提升显着。

孟晚舟表示,企业的数字化落地需要端、边、网、云的协同,华为云在ICT技术的长期积累之下,会持续践行“一切皆服务”的业务战略,与此同时,将自身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积淀的技术、工具和经验、能力逐渐开放在华为云上,公开给全世界使用。

目前,华为云已经服务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未来以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首选伙伴为目标,力争发展超过100万家合作伙伴,连接超过1000万开发者,服务超过1000万家企业。

根据年报,2022年,华为云已上线240多个服务,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10月,华为云入选Gartner 2022年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CIPS)魔力象限。在中国,华为云累计服务于超过700个政务云项目,与150多个城市共建“一城一云”;服务中国六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Top5保险机构以及7家Top10传统券商;同时服务于90%的中国Top50电商企业务、90%的Top30车企、以及80%的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

 

五大战略关键方向,实现持续生存与发展

业绩尚可但压力仍在,对华为而言,实现持续的生存与发展是头等大事。徐直军在发布会上指出,2023年及未来几年,华为的战略关键方向是开创增长机会、提升发展韧性、构筑差异化优势、以质取胜,以及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性和产品竞争力。

“2023年,是华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只有积极进取,不断激活组织和队伍,持续提升能力,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有效管控风险,才能为公司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他说。

第一,积极使能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开创增长机会。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应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关键举措,由此将为华为带来万亿美元的可参与空间(2027 年)。华为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把最适合的技术,经由最短的路径,以最合理的模式,在最恰当的时间,给最需要的场景。为此,该公司面向金融、矿山、政务、交通、电力等领域成立了军团,努力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最佳伙伴,从而支持持续增长。

第二,优化产业组合,提升发展韧性。华为不断优化产业组合,现在已经形成由ICT基础设施、终端、华为云、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面向客户的产业组合,以及由2012实验室、海思作为后盾的技术支撑平台。无论从产业结构看,还是从未来发展空间看,都已经构筑了一个有强大韧性的产业组合。

第三,加强芯、软、硬、端、网、云协同,构筑差异化优势。虽然华为的领先优势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可以保持,但在先进工艺不可获得的情况下,必须找到面向未来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途径。

华为认为,拥有ICT领域最全面的技术要素是其独到优势,未来将加强多种技术要素的协同创新,让每一个比特以最科学的方式被采集、传输、处理和呈现,以实现极简架构、极高质量、极低成本、极优体验为目标,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持续构建和提升差异化优势,支持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持续领先。

第四,以质取胜,持续让华为成为ICT行业高质量代名词。追求高质量的文化、数十年的努力,令华为已经成为ICT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制裁常态化下的华为,将更坚定华为是ICT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不动摇,更坚持以质取胜。

具体而言,将进一步深化基于ISO 9000的全面质量管理,从“客户需求到客户满意”和“战略到执行”两个“端到端”构建端到端质量体系,把质量要求和质量管理延伸到这些年重构的供应链各环节,来构筑面向客户的高质量。

第五,压强式研发投入,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华为的业务连续包括供应连续、开发与制造连续和IT系统连续等。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公司在器件替代、单板重构、操作系统、数据库、产品开发工具、CRM/ERP/PDM/MES等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解决了有无问题,但离先进、好用、可持续还有差距。

只有维持和加大在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才能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同时,只有确保和增强研发投入,才能不断创新,通过架构重构、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等提升产品竞争力。

徐直军透露,华为早在2012年就开始着力于供应链连续,当时有一个备胎计划,2019年后才被曝出来。从2012年至今,华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器件替代和产品开发,未来努力的方向还是确保能够连续供应和持续交付。其目标是所有产品都不依赖单一国家和单一供应商,而且面对任何情况还能生产。

 

研发投入再创新高,研发员工比重上升

作为破局的主要手段,华为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支出屡创新高。其2022年研发费用达到了1615亿人民币的历史高位,同比增长13.2%,占全年收入的25.1%,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员工超过11.4万名,占总员工数量的55.4%,占比较上一年的54.8%略有上升。

年报指出,华为扎根基础研究,建立了86个基础技术实验室,完善相关的核心技术体系;在无线领域,与全球产业界共同探索和定义5.5G,倡议全面迈向5.5G时代,推动ICT基础设施持续演进;在AI领域,发布天筹AI求解器,满足多场景的复杂问题高维优化求解需求;在软件生态方面,持续开源开放,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促进欧拉和鸿蒙开源生态的繁荣,共同打造覆盖未来计算场景的开源操作系统,为世界提供第二种选择。

华为持续开放合作,加强与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应对世界级的挑战和难题,促进科技进步。2022年,黄大年茶思屋网站正式启用,吸引教授及专家等用户超过12万,将产业和行业的难题抽象为科学的问题,以“难题揭榜”的方式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探索科学技术合作的新模式;《华为研究》自2022年6月对外发布,分享在科学探索过程的发现与观点,涵盖来自170多位华为科学家及外部学者的研究成果。

华为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截至2022年底,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12万件。2022年,华为凭借768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持续排名榜首;与其签订双边协议、付费获得华为专利许可的企业有29家,来自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区域。

孟晚舟在发布会上强调,即便经营压力长期存在,华为也不会改变持续去吸引全球最顶尖人才的业务策略:“我们期待着更多志同道合的顶尖人物和科学家加入华为,和我们一起攀登珠峰,和我们一起攻坚克难。”

她还表示,在华为内部不唯学历论,只要足够优秀、足够专业、足够踏实,就是其所认为的优秀员工,“我们需要有大量具有匠心精神的员工,和我们一起守住公司的基业”。

 

华为不造车,不把集体命运系于个人身上

2019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关于华为会不会进军整车市场的猜测甚至从更早些时候便已出现,至今犹未止息,每每一些公司重要活动上都会被问及,此次年报发布会上同样如此。

“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徐直军强调,不造车是公司长期政策。他澄清说,华为刚刚内部发文公布了“不造车”的决议。据了解,该公告由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签发,重申了华为不造车,有效期为五年。

他表示,之所以决议有效期为五年,是因为所有文件的有效期最长为五年,“三年快到了再发一个五年,五年快到了再发一个五年”。并指出华为的战略没有变,即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络电动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同时徐直军坦言,最近确实有些部门和个人在滥用华为品牌,公司正在查处中。在最新的内部文件中也对品牌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严禁华为/HUAWEI品牌出现在任何汽车品牌前面或作为汽车品牌。华为会对所有旗舰店、销售店和宣传物料进行清理整顿,以回归到战略和定位上来。

此外,华为将由谁接班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4月1日,孟晚舟将开始其出任轮值董事长以来的首个当值期,结合其之前的出色表现,再次引发了外界对接班人的关注。

孟晚舟在回答媒体相关问题时指出,华为公司的《治理章程》已经明确,华为是体制的接班、制度的接班,不是某个个人接班。整个公司在集体领导下奋勇前行,不会把整个集体的命运系于某个个人的身上,而是“一张蓝图绘到底”。

她表示,公司治理规则已经明确确定了轮值董事长的职责,而且也明确约定了在当值期间的工作日历和工作沙盘,她与其他两位轮值董事长一样,都会按照治理章程的约定忠实履责,例行开展工作,并接受董事会、常务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监督。

苦难不值得歌颂,但任何在苦难中仍努力前行的个人或企业都值得钦佩。“雪后疏梅正压枝,春来朝日已晖晖”,正如孟晚舟所言,“只要我们持续奋斗,永不言败,我们的每一分光阴和每一份付出都不会白费”,相信向死而生的华为,必将上演王者归来。

【以上内容转自“C114中国通信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C114中国通信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ldy4195

责任编辑: ldy4195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