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专访中信科移动范志文:“深耕细作”5G下半场 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商业 C114中国通信网    2024-06-24 14:00

C114讯 6月24日消息(岳明)走过5G上半场,中国市场交出了一份堪称亮眼的答卷――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基站数占全球总数65%以上,5G用户数超8.89亿,5G已经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应用案例超9.4万个。伴随5G-A今年起在国内开始规模部署,中国正式进入了5G发展下半场,“深耕细作”将成为这一阶段重要的关键词。

MWCSH2024展会举办前夕,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科移动”)总经理范志文接受了C114独家专访。虽然履新不久,但却已如数家珍。在一个小时的对话中,范志文向笔者分享了中信科移动在5G现网深耕、5G-A及6G布局、卫星互联网、5G垂直行业赋能方面的最新进展。

专访中信科移动范志文:“深耕细作”5G下半场 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范志文指出,作为中国信科集团移动通信产业的承载主体,中信科移动见证、参与并推动了我国从2G空白、3G突破、4G并跑、5G引领发展历程。面向现网,中信科移动坚持以客户中心,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并举,持续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最大程度释放5G网络价值;面向5G-A,中信科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瞄准商业价值,基于场景进行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运营商实现商业成功;面向6G,中信科移动坚持原创技术创新,持续加大投入,推动技术、标准与原型样机齐头并进面向卫星互联网的“星辰大海”,中信科移动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构建基于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平台,提供星地完整解决方案面向垂直行业,中信科移动将从解决方案和产品研发两方面入手,提供定制化、低成本、安全可靠的ICT“催化剂”,实现5G与垂直行业的“化学反应”。

深耕现网:提升网络质量 为客户创造价值

“中信科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信号升格'和‘宽带边疆'的政策要求,围绕‘极简'、‘绿色'提供差异化产品方案,面向细分重点场景,制定场景化解决方案,加大服务投入,助力运营商最大化提升网络质量和效能。”范志文谈到,目前中信科移动正围绕用户体验及网络效能,开展网络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在5G基础网络方面,中信科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多地“点、线、面”的网络品质升级。在“点”覆盖场景,中信科移动针对不同场景推出多种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信号与感知升格;在“线”覆盖场景,针对高铁、高速、隧道等,推出1.8G+2.1G双频以及业界首创的700M+900M双频RRU,绿色极简多模并发快速部署4G/5G;在“面”覆盖场景,采用多频合一、多扇合一及一体化基站等方案解决乡农边疆覆盖,快速建站、极致降耗。

中信科移动技术产品上的领先性,是提升现网网络质量的关键。一方面,通过部署RF自智解决方案,以及短视频性能增强等多项创新技术方案,网络性能持续改善,用户满意度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围绕“5G+AI”为运营商提供了HiNet自智网络解决方案,基于AI通信大模型、数字孪生与5G网络结合打造了“网络洞察专家”、“网络感知专家”等核心应用,大幅提升网络问题定位准确度和处理效率。

范志文指出,“未来的5G智能运维演进仍是一个持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信科移动推出了HiNet自智网络全域解决方案,赋能‘规建维优',使能智能网络。同时中信科移动将持续在数字孪生、意图驱动、大模型等方向推进深化研究应用,保持行业优势,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网络服务。”

持续演进:5G-A与6G同步发力 保持行业领先

2024年,中国市场迎来了5G-A部署元年。对此,中信科移动做好了充足的技术与战略储备,并坚持有的放矢,围绕基于场景的价值创新进行重点发力。

“在5G-A规模部署方面,中信科移动将继续推进RedCap在全国范围内的部署,促进大规模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在5G-A场景化部署与应用结合方面,通感一体、无线AI、自智网络作为5G-A的重要能力和创新方向,是中信科移动5G-A布局的重点方向。”范志文指出。

同时,伴随3GPP 6G标准时间表的明确,行业对于6G的关注与热情空前高涨。范志文告诉C114,中信科移动从2019年就开始面向6G愿景、需求、能力与关键技术开展系列研究工作,是全球6G标准组织的重要成员,积极推动全球6G标准研究,已经围绕融合技术创新、无线技术增强、网络技术演进三个层次开展了6G科研布局。目前在6G星地融合、以用户为中心端到端分布式智能网络、超维度天线、高精度定位等方向取得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正在搭建6G端到端以用户为中心的技术验证平台,连续2年完成IMT-2030(6G)推进组6G分布式自治网络、移动算力网络、数据服务、智能超表面、通信感知一体化、无线AI关键技术测试。在备受业界关注的智能超表面技术方面,中信科移动研制了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新型天线阵列第一代和第二代样机,为未来大规模天线系统发展指引了新的技术方向。

体系创新:锚定卫星互联网 发挥全产业链优势

空天地一体化是6G的关键愿景之一,也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与产业赛道。

范志文指出,星地融合既是技术发展趋势,也是产业升级发展机遇,中信科移动将发挥领先的技术探索优势和上星验证的引领优势,构建基于全国产化的软硬件平台,实现自主可控和高低轨场景下的性能保障,期望在除整星外的全环节贡献力量。

在演进路径层面,中信科移动首创提出了“5G兼容、6G融合”的星地融合发展路径,获得了业界广泛认可。在标准层面,中信科移动在ITU、3GPP和CCSA等国内外标准化组织中都积极参与并推动了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的标准制定与完善。

范志文深入介绍道,目前中信科移动已经自主研发了高低轨一体化基站、卫星终端和核心网设备,实现端到端的全链路验证,并积极参与在轨试验验证。在手机直连卫星方面,中信科移动也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于手机直连的技术解决方案,积极推动产业落地。

赋能数智:持续推动5G与垂直行业深入融合

在AI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席卷之下,5G与垂直领域的深入融合正成为产业界的持续发力点。在范志文看来,5G及5G-A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比如行业需求千差万别,碎片化趋势明显,需要5G网络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能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信科移动正重点在行业解决方案和行业产品研发两方面做好工作。

在行业应用领域,中信科移动基于5G技术的领先优势,结合云计算、AI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面向交通、能源、制造、教育等重点行业,提供5G行业专网、测试仪表、车路协同、工业互联网等解决方案,应用近500家客户,有力支撑了这些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

其中在铁路5G专网(5G-R)领域,中信科移动不仅是铁路《基于2100MHz频率的铁路5G专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首批成员之一,也是5G-R核心网、基站设备的主要研制单位之一。目前,中信科移动已经完成了核心网、基站一阶段静态测试、基站服务质量测试等一系列测试,为铁路专用移动通信迈向5G时代贡献力量。

此外,在制造、矿山、教育等多个重点领域,中信科移动提供解决方案亦频频入选行业标杆案例。在矿山市场,中信科移动打造端到端的“5G+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各大煤业集团下属200余个煤矿;在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中信科移动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已部署应用于武汉、郑州、合肥、重庆等10个城市的30条线路。在教育行业,“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参赛人数累计突破20万,覆盖全国600余所高校。

在谈到即将开幕的MWCSH2024时,范志文指出,此次展会正值我国5G商用牌照发放5周年之际,中信科移动将在展会上重点展示包括5G/5G-A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新、5G融合创新的应用案例、6G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星地融合领域的成果和实践,助力运营商5G网络提质增效,走向更大的商业成功,同时携手产业生态合作伙伴,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C114通信网 岳明

【以上内容转自“C114中国通信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C114中国通信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吉熟

责任编辑: 吉熟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