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人物 | 专访黄立:技术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商业 品途商业评论 2018-10-01 21:13

 

人物 | 专访黄立:技术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近日,“创新发展 生态赋能—2018中国创新发展创业生态论坛”在青岛召开。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带来了《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感悟》的主题演讲。对于民营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黄立的观点是“应把掌握核心技术摆在创新发展全局的首位。”

作为已经上市的,拥有军工技术背景的民营企业创始人,黄立对于创业有着更执着的看法,虽然现在谈起当年种种,黄立习惯挥挥手,一笑而过,但是各种艰险也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

对于红外技术研发的执着,黄立当年用30万元创办高德红外,无需多说,那个年代的创业环境远非现在所能想象,更何况,他选择的是涉足军工技术的红外领域,多少有种“天地一沙鸥”的沧桑感。

黄立认为以创新驱动发展,拥有了核心技术,也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源头或者命脉。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宽的护城河或者是比较高的门槛,这样的企业才会长久无忧。

下海创业

1987年,黄立于华中科技大学完成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作为当年的学霸,黄立毕业后进入湖北省电力实验研究所,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是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并没有阻挡黄立对于技术的追求,“在我生命最重要或者是最有能力的阶段,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成了黄立选择创业的坚持。按照当年的说法辞职创业叫“下海”,缺少了原有的保障和社会环境的支持,下海自然是凶险无比。

对于中国红外芯的追求,他创办的高德红外从最初的十余名员工发展到有2500余名高科技人才、200余项国内外专利、总市值超过100亿元的上市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以红外热像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产品研制生产厂商。

人物 | 专访黄立:技术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对于创业初期,黄立说,最艰难的是来自资金的压力,那时候的社会资本环境远远落后,他所有的启动资金都来自自己的收入,靠着研发、产品和市场导向,一步步的完成了原始积累。

创业艰辛,一路走来,黄立认为除了资金,技术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在本次论坛中,黄立也表达了这种观点,他认为,“高德红外专注于核心技术打造,到现在在芯片上就投了几十个亿。准确来讲,我们在2016年就完全实现了100%的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地掌握了整个系统的核心技术。”

“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也掌握了整个行业的源头或者命脉,所以我们这些年一直走得非常顺,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股票,在现在这个大势急剧断崖下跌的情况下,我们的股票这几个月都在连续上涨。我认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宽的护城河或者是比较高的门槛,这样企业才会长久无忧。”技术上的突破给了黄立很大的信心,谈及那段历史,黄立说,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封锁红外技术40多年,国家投入很大,但难度太高,一直没有突破。只有不断投入,把完整的一个技术链条做下来,才能做出那个东西。黄立认为高德红外要做一个产业链,。因为红外设备的核心是红外探测器芯片,这个技术一直被西方垄断,要做产业链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意味着必须做出中国红外芯。

2010年,高德红外登陆主板上市,显然,黄立对于高德红外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极有信心。上个月,高德红外发布半年报,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1 亿,同比增长4.80%;实现归母净利润1.03 亿,同比增长121.87%。有分析机构认为这是军品任务回暖业绩拐点。显然,军改落地后军品采购工作全面恢复,公司军品项目研制、定型及订货任务逐渐回升。而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给出的是,业绩拐点基本确立,有望开启高速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黄立十分看好军民融合带来的发展机遇,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的军民融合现处于由初级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民参军和军转民是构成军民融合的两大产业模式,在民参军领域,国防产品的巨大需求将为民参军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未来,“我们希望高德红外成为一个红外平台的缔造者、红外产业上游核心技术提供商,而不仅是一家探测器、整机生产商,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转型”黄立说。

再起跑

人物 | 专访黄立:技术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黄立认为自己有三种身份,除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和高德红外董事长以外还是海创汇创业平台的一个实践者或者合作伙伴。

创业艰难百战多,黄立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关注主业,把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定位为企业的发展目标,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他认为企业长久的发展一定不能好高骛远,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把眼前的工作,短期和长期的要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地走出去,则可能新的战略还没有实现就已经夭折了。

高德红外的优异表现,黄立开始了二次创业,这一次,他将视角转向了无人机,成立普宙无人机公司,他认为,在军用、重载还有消费层面,无人机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

而与创立高德红外不同,这次创业,黄立选择了海创汇平台,据资料显示,海创汇是海尔集团由“制造产品”向“孵化创客”转型的孵化平台品牌。依托海尔生态产业资源及开放的社会资源,海创汇区别于普通孵化器,实现了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系统结合,为创客提供包含投资、学院、供应链&渠道加速、空间、工厂、创新技术等一站式加速服务。

对于为何与创业平台合作,黄立的解释是,跟十几年前创业相比,虽然更有经验,不过挑战和风险也更大。“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新领域,与新的创业者没有什么不同,也可能面临失败,这就要靠对风险的把控和对问题更深刻的思考,才能渡过难关。相信未来我们在海创汇的平台下,无人机一定会做得非常好。”黄立认为,从技术的层面来讲,自家研发的无人机用高性能的单芯片实现整个无人机所有系统的打通和控制。“所以有了这样的技术,加上海创汇的平台,我相信普宙会迅速地做到非常好的无人机公司。”

“我们有幸跟海创汇有交集,海创汇与很多孵化平台不同,因为它把海尔生态产业资源,包括市场资源、供应链资源等等各方面,全部能够为创新创业提供培育和支持,所以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创新模式,他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这是黄立对于和海创汇合作的评价,在他看来,对于创业孵化加速平台,他十分欣赏海创汇,“我认为,海创汇是很好的平台,有着很大的销售网络和体系,优质的供应链和生产体系,这些资源嫁接进入,这是创新创业公司最需要的平台”黄立说。

兴趣是创业的激情

人物 | 专访黄立:技术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因为是技术出身,黄立更愿意被称为工程师或科学家,他认为技术是自己最大的爱好,也是企业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我的两家公司都是我的兴趣所在,我认为兴趣对做好事情至少有一半作用。”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是黄立经常说的一句话,据说也被镌刻在武汉高德红外公司的产业园区内。

基于兴趣,也是黄立对于创业者的一句忠告,作为兴趣广泛的黄立,少了创业的疲惫,更多了享受创业的勇气。平时黄立不仅在自己公司年会上,唱歌、跳舞、担任主持,还录制过自己的各种夸张表情,作为游戏环节的表情包。闲暇时间参加娱乐节目的海选、打羽毛球、高尔夫、踢足球。娱乐的同时加强身体锻炼。也因为兴趣他有了更多责任,去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商联十二届一次执委会议上,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回忆起创业过往,黄立认为现在的创业环境比过去好的太多,分析原因,黄立认为:

第一,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高度重视,这是将近二十年来最大的变化;

第二,2014年,“双创”的提出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第三,创新创业加速器平台,尤其是大型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的创新平台都是围绕创新创业开展的;

第四,创新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较之以前有不小幅度的提高。

有一种现象,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身上永远存在一种随时再战的勇气,不管是二次创业还是原有产业的升级改造均如此,“从不脱下跑鞋”也是黄立的真实写照。如今高德红外市场变现亮眼,在无人机领域,黄立也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黄立会不会在无人机领域再造一个高德红外,我们拭目以待。

文|秦夕

转载自品途商业评论,知识产权归品途商业评论所有

 

责任编辑: 3980SYN

责任编辑: 3980SYN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